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清明节:不忘故人,不负春光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9-04-04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悄然而至。清明节是忧伤的,正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又是美好的,画风尽是“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这是一个祭祀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节日。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文中记述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清明有霜梅雨少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清明响雷头个梅
    清明冷,好年景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
    • 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在线客服
    • 销售一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销售二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销售三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售后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